我第一次买股票是2020年,刚工作两年,看着同事聊炒股赚了点零花钱,心痒痒也想试试。结果打开券商APP的第一步就卡住——开户资料填了三次都没通过,要么身份证照片拍糊,要么视频验证时没对着镜头,急得我把手机摔在沙发上,觉得自己像个没摸过手机的老年人。
后来问了做券商的朋友才懂,开户得先选正规持牌券商,不是随便下一个APP就行。佣金也要问清楚,现在很多券商能谈到万1.5以下,别被默认的万3坑了。还有APP的体验很重要,新手选界面简单的,比如行情刷新快、下单按钮明显的,别搞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看着头晕。我后来选了家佣金低、APP界面干净的券商,半小时就完成开户,才算迈出第一步。
第二步是入金,也就是把银行卡的钱转到证券账户。这里要记死:只能用自己的银行卡,而且是银证转账,不是直接打钱给券商。我第一次转钱时输错银行卡号,钱退回来用了两天,急得我以为钱没了,后来才知道银证转账是实时的,输错会自动退回,虚惊一场。
最头疼的是第三步——选股票。我刚开始要么听朋友说“这只股票要涨”,要么看财经新闻说“某板块利好”,就跟风买。结果买了之后才发现,新闻里的利好早已经被市场消化,我一买就跌。还有一次,我买了只股票,当天晚上公司出了减持公告,我没看到,第二天直接跌停,亏了两千多。那会我每天下班回家,要翻三个小时新闻、研报、股吧,眼睛都看花了,还是经常漏消息。
直到去年朋友给我推荐希财舆情宝,说是刚上线的AI工具,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舆情。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用了,才发现选股票居然能这么省时间。比如我加了几只自选股,早上起来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每只股票的最新消息——新闻、公告、研报、用户讨论全有,重要消息还会推送到公众号。更省心的是AI解读,每条消息都用大白话讲清楚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某只股票出了业绩预告,AI说“净利润增长但扣非后下降,短期要注意基本面”,我就没买,后来果然跌了;还有次某股票出了产能扩张公告,AI说“长期利好但短期要看市场反应”,我等了两天,果然涨了才买。
还有舆情评分,能直观看到股票近期的舆情趋势。比如某只股票的评分从40涨到70,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好,我就多关注;要是从80跌到50,说明有负面消息,我就避开。关键是每天只要1块钱,比我以前买的早餐还便宜,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多陪女朋友看剧,赚的钱早把这1块钱覆盖了。
选好股票就要下单,新手要分清市价单和限价单。市价单是按当前价格马上成交,适合急着买或卖;限价单是你设一个价格,等股票涨到或跌到这个价再成交,适合想低买高卖。我第一次下单用了市价单,结果买的时候比看到的价格高了两分钱,后来才知道市价单会有滑点,新手可以先用工单练手,熟悉了再用市价单。
买了之后就是持仓和卖出,新手一定要设止损止盈。比如亏5%就卖,赚10%就卖,别贪心。我以前不会止损,买了只股票亏20%还抱着,结果越亏越多。后来用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和技术面分析,比如有次我的股票跌了,报告说“主要是大盘回调,公司基本面没问题”,我就没卖,后来涨回来了;还有机构报告,汇总了全网研报的观点,比如某只股票机构给了增持评级,目标价比当前高20%,我就拿着,后来真的涨到目标价,卖了赚了点。
其实买股票流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踩对每一步的细节——开户选对券商,入金别踩诈骗坑,选股票用对工具,下单搞清楚规则,持仓会止损止盈。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报告和评分,就能掌握自选股情况,比以前轻松多了。
对了,希财舆情宝现在有免费体验,每个用户每天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想试的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反正不用钱,试试总没错——毕竟选股票这件事,多一个靠谱工具帮忙,总比自己瞎蒙强。
投资理财
股票
买卖
希财舆情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