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装配工艺过程

轧辊装配工艺过程

1.2 工作辊驱动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1.2.1 作业准备

装配时,准备图纸 L76986。

清洗剂、修磨工具、量具、吊具、吹扫用气体备好。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 轴承已修复可以使用后,在轴承滚子及各表面涂上润滑油。

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1.2.2 轴承装配

1) 按本手册1.1中所述装好止推轴承。

2) 在止推轴承的上面放上止推轴承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隔环。如图1.5所示。

3) 在轴承座的内孔表面上涂上润滑油以后,在整个挡圈表面也涂上润滑油。将“A-BA”外圈放在轴承座中,用塞尺检查外圈是否靠紧轴承座挡肩,对好负荷位置号,小心将外圈装入轴承座,确认负荷位置记号是否处在最大负荷位置。如图1.6所示。(如果外圈发生倾斜,用铜棒修正位置)

4) 在外圈隔圈上涂润滑油,放入外圈隔圈“B”,小心不要在隔圈上产生划痕和毛刺。如图1.7所示。

5) 在“A-CA” 内圈组件的内径面及端面涂上润滑油,在保持架及滚子的端面涂上润滑油,转动保持架及滚子组件使润滑油在辊道面及档边表面均匀分布。放入双内圈 “A-CA” 并使“A”面向下,旋转内圈以使滚动体正确定位。如图1.8所示。

6) 在“BC-CB”单列外圈表面涂上润滑油,放入单列外圈“BC-CB”,安装时对好负荷位置,小心将外圈装入轴承箱,确认负荷位置记号是否处在最大负荷位置。(如果外圈发生倾斜,用铜棒修正位置)如图1.9所示。

7) 在“C”内圈隔圈和“C”外圈隔圈上涂润滑油。装入外圈隔圈 “C”。安装内圈隔圈“C”,将带挡边的一侧朝下装入轴承座 。如图1.10所示。

8)在外圈“CD-DC”和外圈隔圈“D”表面涂上润滑油。安装外圈“CD-DC” (“DC” 面在上面),装入外圈隔圈 “D”,安装时对好负荷位置,小心将外圈装入轴承座,确认负荷位置记号是否处在最大负荷位置。(如果外圈发生倾斜,用铜棒修正位置)如图1.11所示。

9)在“CE-E”记号的内圈组件的内径面及端面涂上润滑油。在保持架及滚子的表面涂上润滑油,转动保持架及滚子组件使润滑油在辊道面及挡边表面均匀分布。放入双列内圈 “CE-E”“E”面向上,旋转内圈以使滚动体正确定位。如图1.12所示。

10)在外圈“DE-E”涂上润滑油。装入外圈 “DE-E”。安装时对好负荷位置,小心将外圈装入轴承座,确认负荷位置记号是否处在最大负荷位置。(如果外圈发生倾斜,用铜棒修正位置)如图1.13所示。

1.2.3 安装过程说明

在把轴承装入轴承座之前,检查轴承记录卡片,确保负载区或扇形体的使用。每个外圈应旋转,直到适当的负载区在要求的位置。

在轴承座内孔上涂一层油或脂,这个使安装方便,可减少外圈和轴承座孔之间的摩擦。为了符合轧机设计,如上安装步骤可有适当变化。

如用脂作润滑剂,每个双内圈的润滑脂必须填充到初始润滑脂的量的一半。

如果采用油润滑,每个轴承的部件上都必须涂上一层润滑油。

轴承可相反放置,用“E”面代替“A”面放在轴承座内侧。然而每部分都必须按标记章节中所述的顺序安装。

1.2.4 关于游隙的调整

何时调节游隙?

新轴承的原始游隙 0.305 mm

需磨削隔环,当游隙值为原始游隙的两倍 0.610 mm

磨削隔环需达到原始游隙的1- 1/2 倍 0.457 mm

隔环宽度计算示例

如果 B 隔环测量值为 22.225 mm

理想的游隙值为 + 0.457 mm

磨削后隔宽度应为 22.682 mm

注意 :

外圈和内圈隔环 C 不需调整大小。

1.3 工作辊操作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1) 将轴承座内侧朝下放置,装入油封压盖。

2) 将销子打入轴承顶套,将轴承顶套装入轴承座中。

3) 按照驱动侧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顺序安装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即可。安装好的轴承见图1.14所示。

1.4 工作辊轴承座装配操作规程

1.4.1 作业准备

装配时必须备好图纸 L76986。

工具、量具、辅助器具、辅料、备件、备好到位。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需装配的零部件正确完好,并在配合面涂润滑 油。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按图纸要求安装两侧衬板、定位衬板、上压板,到位,并检查轴承座加装衬板后的实际宽度与平面度。记录存档。

把喷油咀嘴装入轴承座,旋紧到位。把工艺堵头旋入轴承座到位。

1.4.2 装配作业

1) 吊运反转轴承座使辊颈侧向下放置。

2) 按照本手册1.1及1.2中所述 安装 止推 轴承 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3) 安装压轴承外圈的隔圈。如图1.15所示。

4) 带密封圈安装轴承座端盖,装上四个端盖螺钉,均匀拧紧 , 直到端盖均匀的紧靠在轴承外圈上。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测量,确定平均间隙值( “ G ” )。密封垫厚度应等于测量的间隙值再加上15%-20%以使密封垫达到准确的压缩量。如果需要金属垫片来保证垫片厚度,其厚度必须比测量的间隙(G)小0.025毫米。如图1.16所示.测量轴承装配后轴向间隙,计算并选配密封垫片组。

5) 在轴承挡盖安装上骨架油封。

6) 拆下轴承座端盖,在密封垫上剪去“V ” 字形的一小块,以便装配后能在垫片的四边再作测量。把密封垫片放入,松开所有的端盖螺钉直到达到初始的测量间隙 (“G”) 。 端盖螺钉应当穿过轴承座来回拧紧,以达到均匀的压紧,避免外圈隔圈变形。外圈螺钉必须拧紧达到公称扭矩。如图1.17所示。

注意 : 由于各轴承的整个外圈宽度不同,轴承组件上和密封垫厚度或金属垫片厚度不应用在其它轴承组件上。将轴承座水平放置,放入密封圈。 给密封圈加润滑剂。

7) 在轴承 顶套 上安装上锁紧套(定距套),如图1.18所示。

8) 把轴承挡盖和骨架油封压板安装到轴承座上,用螺栓连接,旋紧到位。

2.支撑辊装配操作规程

2.1 支撑辊四列圆柱滚子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说明:由于支撑辊只有操作侧有止推轴承,与工作辊装配方式不同,该止推轴承与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并不装在同一个轴承座中,因此分别介绍四列圆柱滚子轴承与止推轴承的装配过程。

2.1.1 作业准备

装配时,备好图纸L77002或L77003。

清洗剂、修磨工具、量具、吊具、吹扫用气体备好。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轴承已修复可以使用后,在轴承滚子及各表面涂上润滑油。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2.1.2 轴承装配

A、内圈的详细吊装及安装步骤

内圈采用过盈配合装入辊颈。用加热器使内圈热膨胀可使内圈易于装入轧辊辊颈。 内圈可用油槽,感应加热器或烘箱加热,最大允许加热到 300 华氏摄氏度( 150 摄氏度)。加热必须采用恒温控制以避免温度过高。用一个内径千分尺来检查内圈内孔尺寸的增长。

注意:过热,温度超过300°华氏摄氏度 – 150°C可能会造成金属学上的变形同时引起硬度降低。

1) 辊颈、内圈及轴肩和内圈表面应先清洗干净并干燥。在安装内圈之前,辊颈直径尺寸应控制到十分精确,以确保能达到适当的过盈配合。一旦内圈达到了理想的温度,即可装入辊颈。轴肩和/或倒角应光滑。当安装内圈时,使用一个用金属丝围成的绳子或吊带吊起内圈。

2) 一旦内圈接触到后面的轴肩,在”冷却段”,内圈必须保持持续夹紧以确保内圈可停留紧靠在轧辊轴肩处。

3) 一旦内侧的内圈冷却到环境温度,拆去夹具,重复第2)步安装外侧的内圈。

4) 当安装内圈时,应对准两个内圈之间的凹坑。这将有助于必要时内圈的拆卸(但不是强制性的)。

5) 外侧的内圈在冷却时必须夹紧,以确保它能紧靠在内侧的内圈上。使用薄垫片来代替螺纹钢。

6) 将四个内圈装完之后,将整根辊子放在磨床上磨削,辊身,轴肩和内圈外径在设定同样的精度下磨削。

7) 磨好的内径外圈的尺寸应在4个位置上沿内圈每隔90度测量一次(图10)。如下表格可用来记录测量值。

8)在磨完之后,辊颈必须涂油,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包上保护性材料,如纸,纸板以防止生锈和吊装碰伤。

B 、 外圈的吊装及安装过程

1) 轴承座的内孔应在90度位置测量两次,用外径千分尺至少在内孔的四个位置进行测量。如下表格可用来记录测量的数据。在测量轴承座之前应彻底清洗,将毛边/碎屑除去。

2) 在轴承座靠近辊身的一侧的端盖上安装骨架密封、水封和O形圈,再把端盖装到轴承座上。如图2.1所示。

3) 将内部的止推环放入轴承座中。止推环必须和内部的肩部完全接触。为了紧密接触,公司建议先把“D” 面向下,#1作负载区。如图2.2所示。

4) 保持架上的螺纹孔是用来吊装用的。安装吊装螺丝确保保持架的螺纹部分拧紧。将 “CD” 外圈吊起用外圈的“D”面进行安装。小心将滚子保持架和外圈放入轴承座直到外圈表面与装入的止推环的表面接触。在外圈的外径上涂上一薄层润滑油以使安装方便。如图2.3所示。

5) 一旦外圈用“D”面与止推环接触,取下吊装螺丝。用肉眼检查有无损坏,毛边或是否在轴承座内表面造成划痕。

6) 将中间的“BC”止推环放在“C”保持架上方,用保持架上的吊装螺丝吊起“C”列滚子和止推环。如图2.4所示。

7) 小心地将“C”列滚子和 “BC “止推环放入轴承座中。

8) 一旦“C” 列滚子和 “BC “止推环放入其位置,拆去吊装螺钉。

9) 把“B”列滚子装入“AB“ 外圈。把外圈 “B”侧向下,通过保持架上的吊装孔吊起该组件。小心地放入轴承座内孔中,如同上次安装 “CD”外圈和 “D” 列滚子。如图2.5所示。

10) 将 “A”止推环放在A列滚子的上面。用保持架上的吊装螺丝吊起“A” 列滚子和“A”止推环,小心的放在“AB”外圈中。

11) 将“A”列滚子装入轴承座内孔中。如果用油脂作润滑液,也要涂在外圈挡边和滚子上,并填满滚子之间的缝隙,达到大约为40-50%填充量。如图2.6所示。12) 在“A”列滚子上方安装止推隔环。如图2.7所示。

注意 :如果滚子与相应的序列号不匹配的话,带有字母的外圈可导致减小轴承的性能。

2.2支撑辊止推轴承装配操作规程

2.2.1 作业准备

装配时,备好图纸L77002或L77003。

清洗剂、修磨工具、量具、吊具、吹扫用气体备好。

清洗、检查、测量,修正、确认轴承已修复可以使用后,在轴承滚子及各表面涂上润滑油。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2.2.2 轴承装配

1) 在止推轴承内侧端盖上装上弹簧。如图2.8所示。

2) 在轴承座内孔表面涂上润滑油。如果外圈设计有键槽,确保键能够正确的进入轴承座内孔的底部,和保证外圈隔环与轴承座内孔的对中,将外圈“A-BA”放入轴承座中。如图2.9所示。

3) 将内圈“A-C”装入轴承座中。如有必要可使用吊装工具。如图2.10所示。

4) 将外圈“BC-C”装入轴承座中。如图2.11所示。

5) 盖的螺钉需拧紧至公称扭矩。如图2.12所示。

2.3 支撑辊轴承座装配操作规程

2.3.1 作业准备

装配时,备好图纸L77002或L77003

工具、量具、辅助器具、辅料、备件、备好到位。

清洗、检查、修正、检测、确认需装配的零部件正确完好,并在配合面涂润滑油。 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按图纸要求安装两侧衬板,定位衬板,到位,并检查轴承座加装衬板后的实际宽度与平面度。 作好记录。把油喷咀装入轴承座,旋紧到位。

把工艺堵头旋入轴承座到位。

2.3.2 装配作业操作规程

1) 吊运反转轴承座使辊颈侧向下放置。

2) 按本手册2.1安装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按本手册2.2安装止推轴承。

3) 测量轴承装配后轴向间隙,计算并选配密封垫片组。

A、 止推轴承垫片的安装。如图2.13所示。

1 、安装不带O形圈的外端盖,用4个螺钉装在轴承上。

2 、使所有的部件接触/对中:盖,外圈和轴承座。

3 、在螺钉上加适当扭矩,拧紧所有的弹簧与肩部达到紧密接触。

4 、用手旋转内圈使滚子达到适当位置。

5 、用塞尺检查两个外圈与它们的肩部之间的接触情况。

6 、每隔 90 度,测量端盖法兰与轴承座面之间的间隙,计算两个测量值之间的平均值。

7、在此测量值上加0.300 ± 0.050毫米,这就是可剥型垫片的厚度(叠板环),可用它装入轴承座和端盖之间 。

8 、为了便于外侧的预先润滑(下外圈可留在轴承座中),拆去轴承(上外圈和双内圈),用手在它的表面上涂一层油。

9 、把内圈和上外圈放回轴承座内孔中,放在下外圈上面。

10 、在安装前盖之前,一定要确保 O 形圈放在端盖肩部的外径处。

11 、将要求的垫片和端盖装在轴承座的适当位置。确保键(如果端盖部分有的话)一定要和上外圈键槽对中,并最终拧紧端盖。盖的螺钉需拧紧至公称扭矩。

B、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垫片的安装,如图2.14所示。

4) 把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及止推轴承的垫片组开四个测量口装入轴承上方的端盖内。

5) 把骨架油封装入止推轴承挡盖。

6) 把止推轴承挡盖和骨架油封压板安装到圆柱轴承挡盖上。如图2.15所示。

7) 安装进油管组件。及其他组件。

8) 全部装配结束。

9) 安装轴承座外端盖,测量及安装密封垫或金属垫片。

10) 如果不是立即装入轧辊的辊颈处,将轴承座竖起,并盖好以保护轴承座。

3.工作辊拆装操作规程

3.1 工作准备

装配时必须备好图纸 L76986。

工具、量具、辅助器具、辅料、备件,备好到位。

吊运合格的工作辊上装拆辊架。

吊运轴承座至拆装小车工作平台,或吊运轧机更换下的轧辊至拆装小车工作平台。 清洗、检查、修正、确认待装工作辊各配合表面正常状态,并涂润滑稀油。 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检查拆装小车各项功能是在正常状态下。

3.2 拆卸作业程序

1) 拆卸卡环螺栓、卡环。

2) 闭合电源,启动工作泵,启动加压泵。

3) 启动上升(下降)泵或者后退(前进)横移泵,使小车匀速渐退拆卸轴承座。4) 拆卸完成,启动泄压泵、停止工作泵。

3.3 装配作业

1) 清洗、检查、确认轴承座在正常状态,并在轴承座密封处、轧辊轴承挡表上、辊径各部位表 面上和轧辊辊颈 v形密封圈涂润滑油。

2) 预调整轴承顶套键使它与轧辊键槽位置对中。

3) 闭合电源,启动工作泵,启动加压泵。

4) 启动上升(下降)泵或者后退(前进)横移泵,使小车移至轧辊入口,精调键槽位置,对中 操作。装配时,小心不要碰坏密封圈及 O形圈。

5) 启动前进泵小车匀速,渐进,推轴承座,装入轧辊到位。

6) 启动下降泵、后退泵,退出小车,复位。

7) 装配完成,启动泄压泵、停止工作泵。

8) 安装轧辊卡环至轴向紧固状态,安装卡环螺栓到位。旋紧锁紧套后,反向旋转1/8~1/6。

9) 拧开轴承座上的油孔塞子,加满油,全部装配结束。

3.4 把轧辊座吊运至指定区域。做好安装记录,清理现场。

4.支撑辊拆装机操作规程

4.1 作业准备

1) 装配时必须备好图纸L77002或L77003。

2) 工具、量具、辅助器具、辅料、备件,备好到位。

3) 吊运支撑辊上装拆辊架。

4) 清洗、检查、修正、确认支撑辊各配合表面在正常状态,并涂润滑稀油。该润滑油为壳牌460润滑油,如有变化,以冷轧车间使用的润滑油为准。

5) 确认拆装小车各功能在正常状态下。

4.2 拆卸作业程序

1) 把轧机更换下的轧辊吊至支撑辊拆装小车平台。

2) 检查轴承座各部件是否完好。

3) 拆卸擦拭器及连接两轴承座的拉杆。

4) 拆卸轧辊卡环螺栓、卡环。

5) 其他各部件的拆卸:

A、 驱动侧

拆卸驱动侧外部的挡盖,

拆卸固定轧辊的环,

拆卸轴承座的端盖,

拆卸压轴承内圈的环。

B、 操作侧

拆卸止推轴承座外部的端盖,

拆卸将止推轴承内圈与轧辊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环。拆卸时用端部的托架托起该固定环。

拆卸止推轴承座,拆卸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环。

6) 闭合电源,启动工作泵,启动加压泵。

7) 启动上升(下降)泵或者后退(前进)横移泵,使小车匀速渐退拆卸轴承

8) 拆卸完成,启动泄压泵、停止工作泵。

4.3 装配作业

1) 吊运轴承座至拆装小车工作平台。

2) 清洗、检查、确认轴承座在工作正常状态,并在轴承座密封处、轧辊轴承挡表面上、和轧辊辊颈v形密封圈、o型密封圈上涂润滑油。

3) 闭合电源,启动工作泵,启动加压泵。

4) 启动上升(下降)泵或者后退(前进)横移泵,使小车移至轧辊入口,精调键槽位置,对中操作。装配时,小心不要碰坏密封圈及O形圈。

5) 启动前进泵小车匀速,渐进,推轴承座,装入轧辊到位。

6) 启动下降泵、后退泵,退出小车,复位。

7) 装配完成,启动泄压泵、停止工作泵。

8) 其他各部件的装配:

A、 驱动侧

安装压轴承内圈的环。

安装轴承座端盖。

安装固定轧辊的环。

安装轴承座最外侧的端盖。

B、 操作侧

安装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环。

安装止推轴承座,

在压止推轴承内圈用的固定环上安装固定轧辊的键和压轴承内圈用的键。安装该固定环。

安装止推轴承外部的端盖。

9) 把安装好的轧辊吊到指定地点,安装擦拭器及拉杆。

10) 全部装配结束。

4.4 把轧辊座吊运至指定区域。做好安装记录,清理现场。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云轧钢】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信托和P2P哪个风险更高? 信托和P2P因为收益率都比较高,普遍都在年化10%以上,而且都属于固定收益理财项目,风险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小,所以这几年受...
这种上瘾性行为,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365体育怎么进不去了

这种上瘾性行为,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 07-18 👁️ 4893
科普文章
365体育怎么进不去了

科普文章

📅 07-25 👁️ 3099